客座教授
常务理事
团体会员
秘书处
当前位置: 中国书画艺术网 > 专题专题

重型国宝大盂鼎和大克鼎背后的故事

2020-08-04 17:09 来源: 浏览次数:

 清朝道光初年,从陕西省眉县礼村(一说岐山县)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一位农民挖出了一个巨大的铜鼎。消息很快传到县城,当地的富商宋金鉴急忙带上家人赶到现场,就见这只鼎圆形,直耳,柱足,高100.8厘米、口径7.8厘米,重153.5公斤。大鼎口饰饕餮纹,足饰兽面纹,造型庄重,纹饰精美。虽然还未清洗,浑身沾满了泥土和锈迹,大鼎却给人一种庄严凝重的感觉。宋金鉴饱读诗书,知识渊博,知道鼎的价值,当即出高价买了下来。宋金鉴把鼎运回家,清除掉鼎上面的泥土和铜锈,欣喜地发现它的内腹壁上还铸有19行铭文,共计291个字。这在青铜器中十分罕见。

  

重型国宝大盂鼎和大克鼎背后的故事

  大克鼎,西周,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腹内壁有铭文290字,字体工整,笔势圆润,堪称西周青铜器铭文的典范。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尽管有些铭文宋金鉴不认识,可他还是读懂了大意。在周朝,有一个名叫 “盂”的贵族,为了颂扬周王的丰功伟绩,他在周康王二十三年铸造了这只铜鼎。铭文记载了周王给盂赏赐祭祀用的香酒、礼服、车马和奴隶的情况。在这些赏赐中,酒被列在最前面。可见,在当时,天子赐酒给臣属是一种至高的奖赏。同时,周康王也严肃地告诫贵族盂,一定要牢记殷代因酗酒而亡,周代因忌酒而兴的教训,不得酗酒。命令盂一定要尽心尽力地辅佐他,继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因为,铜鼎是贵族盂铸造,后人就把它称为“盂鼎”或“大盂鼎”。之所以冠以“大”,是为了区别与它同时出土的另一只鼎——小盂鼎。两只鼎虽同时出土,但是小盂鼎的体积相比要小得多。

  屈指算来,大盂鼎已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宋金鉴赶紧叫人把铜鼎移进书房,并嘱咐家人一定要严守秘密,不得声张。可是,为时已晚。县令周庚盛听到消息,前来登门拜访。宋金鉴不敢怠慢,连忙沏茶倒水,热情款待。周庚盛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要一睹宋金鉴新得到的宝贝。

  宋金鉴心里虽然一百个不乐意,却不敢违抗,只好把周庚盛领进书房。见到大盂鼎,周庚盛爱不释手,围着铜鼎连声赞叹,顿生占有之欲。他先劝说宋金鉴转让宝鼎,遭到婉言谢绝后,又板起面孔,威胁宋金鉴说:鼎为何物?鼎乃国之重器,象征着国家的权力和尊严。私藏宝鼎就是对抗朝廷,就是蔑视当今圣上。你是明白人,应该知道私藏宝鼎的严重后果……

  宋金鉴知道再抵抗下去没有好的结果,只好忍痛割爱,把大盂鼎转让给了周县令。周县令得到宝鼎,并没有上缴,而是把它悄悄地搬回了家。私藏宝鼎后,周县令做贼心虚,常常心神不宁,生怕宋金鉴去告发他。于是,他把大盂鼎转手卖给了北京琉璃厂的一个古董商人,发了一笔大财。就这样,大盂鼎从陕西千里迢迢地来到京城。 _

  失去了宝鼎,宋金鉴就像蒙受了奇耻大辱,咬牙切齿地发誓一定要把它再夺回来。他派人秘密打探大盂鼎的下落,得知县令把鼎搬回了家,宋金鉴曾打算告发县令,转念一想,不行,如果到时朝廷来了人,必定把大盂鼎运走,一旦宝鼎离开县城,自己就可能永远失去夺回它的机会了。宋金鉴压抑住胸中的愤怒,静观事态的发展。

  大盂鼎被卖到京城后,宋金鉴夜不能寐,苦苦思索夺回宝鼎的办法。宋金鉴知道京城乃藏龙卧虎之地,位高权重、腰缠万贯的人大有人在,就凭自己手里的那点银子,要想把宝鼎再买回来,恐怕不行。即使能把宝鼎买回来,那些“张县令"、“李县令"、“刘县令”还会把它夺走。宋金鉴一连几天冥思苦想,终于悟出一个道理:这年头,没有权势就保不住心爱的宝鼎。他下定决心要考取功名。

  主意一定,宋金鉴夜以继日地发奋读书,赶考时间一到,他打点行装,奔赴京城。宋金鉴没有白费苦心,他如愿以偿,不但金榜题名,而且中了翰林。

  有了权势的宋金鉴立即找到收购大盂鼎的古董商人,出银 3000两,将大盂鼎再次买了回来,深藏于府中。看着失而复得的宝鼎,宋金鉴春风得意,心满意足。谁知好景不长,过了十几年,宋金鉴渐渐地失去了朝廷的信任,仕途渺茫,终日郁郁寡欢,一病不起。宋金鉴的一生,荣辱跌宕都和大盂鼎紧密纠缠在一起。想当年,宋金鉴刚刚得到宝鼎,周县令就上门勒索,他不得不忍痛割爱;失去了宝鼎,宋金鉴满腔郁愤,立志发奋读书考取功名,为的是要夺回宝鼎;功成名就,宝鼎复得,他心满意足了,可是仕途又戛然而止。难道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宋金鉴百思不得其解,在迷茫中病逝。

  宋金鉴的后代不像宋金鉴那样珍惜大盂鼎,他们把宋金鉴花3000两白银购回的大盂鼎仅以700两白银的价格再次售出。于是,大盂鼎就有了第四任收藏主人,他就是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军事幕僚袁保恒。

  袁保恒买下宝鼎,没有自己留下,而是把它献给了自己的上司左宗棠,以表示一片孝心。左宗棠也没有自己收藏,又把宝鼎送给了潘祖荫。

  大盂鼎铭文

#p#分页标题#e#  

<img alt="重型国宝大盂鼎和大克鼎背后的故事" 重型国宝大盂鼎和大克鼎背后的故事"="" data-cke-saved-src="http://s6.sinaimg.cn/middle/4e5f2e39x9f36e013b965&690&690" src="http://s6.sinaimg.cn/middle/4e5f2e39x9f36e013b965&690&690" width="686" style="margin: 0px; outline: 0px; padding: 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 none;">

 

  左宗棠为什么要把宝鼎送给潘祖荫呢?这里面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潘祖荫(1830—1890),字伯寅,江苏吴县人。他的爷爷潘世恩是清朝著名的状元宰相,在朝廷做官长达50年,其中任清宣宗(道光皇帝)的宰相将近20年。将门出虎子。潘祖荫天资聪颖,学问渊博,23岁时以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历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大理寺卿、礼部右侍郎,刑部、工部尚书等职,官至军机大臣。

  清咸丰九年,即1859年,当时的左宗棠还没有发达,因为触犯了地方官僚,被以居功自傲、图谋不轨的罪名关进大牢,性命难保。潘祖荫秉性直率,了解了左宗棠的案情,仗义执言,向皇上奏本力保左宗棠。经过他上下疏通,多方打点,左宗棠终于以无罪获释。左宗棠这才有了日后飞黄腾达的好日子。

  左宗棠一直没有忘记自己落难时潘祖荫给予的帮助,他知道潘祖荫平生最大的嗜好是珍藏金石文物,为了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他将大盂鼎赠送给了潘祖荫。

  潘祖荫博学多才,猎涉百家,是清朝著名的金石学家、文字学家和藏书家。他尤其喜爱金石研究,凡闻有彝器出土,必倾囊购之。所以,他收藏的青铜器数量颇丰,闻名全国。潘祖荫得到大盂鼎后,爱不释手,藏在府中,从不示人。即使是相交极好的朋友,也只能得到铭文的拓本。

  1890年,潘祖荫的藏品又锦上添花:他得到了另外一件西周青铜重器——大克鼎。

  

 重型国宝大盂鼎和大克鼎背后的故事
大盂鼎,高102.1厘米,重153.5公斤,是西周周康王时期的重要青铜礼器,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西周最大的一件铭文铜鼎。鼎内铸有铭文19行,共291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克鼎于189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与它同时出土的还有小克鼎、克钟、克傅等120余件青铜器,大克鼎是其中最大的一件。

  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是西周晚期一个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铸造的。大克鼎圆形,双立耳,兽蹄足,周身布满宽大的波曲纹,给人活泼舒畅的律动感。大鼎通体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造型古朴,庄严厚重。

  大克鼎内壁铸有28行290个字的长篇铭文,铭文记载了克对祖父师华父的颂扬与怀念,赞美他的功绩和品行。内容是:在西周孝王时,克担任王室的重要职务膳夫,专门负责周天子的饮食。克的爷爷师华父是周朝的忠臣,德高望重,英明的周天子铭记师华父的伟绩,提拔他的孙子克为传达王命的宫廷大臣,还赏赐给克礼服、田地、男女奴隶。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了任命和赏赐,特铸造大克鼎歌颂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的在天之灵。铭文字迹端庄质朴,笔画均匀遒劲,书法艺术堪称一绝。

  大克鼎出土后,首先被天津人柯劭态买下,潘祖荫又用重金从柯氏手里购得,成为大克鼎的主人。从此,大盂鼎、大克鼎这两件周朝时期最大的青铜器齐聚潘府,成为当时京城的一大新闻。

  潘祖荫特修建了一间“攀古楼”,专门用于收藏大盂鼎、大克鼎等文物,并镌刻一枚“宝藏第一”的印章,以表达自己得宝后的高兴心情。

  大盂鼎、大克鼎引起了国内外收藏家的普遍关注。1892年(光绪十八年)时,两鼎的铭文拓本,黄纸本每本值银1两,白纸本每本值银2两。足见大盂鼎、大克鼎的价值之珍贵。

  潘祖荫对家藏的文物,特别是大盂鼎、大克鼎特别珍爱,定下了“谨守护持,决不示人,世世代代留在潘家”的家规。就在得到大克鼎的当年,即1890年12月,潘祖荫在北京病逝。潘祖荫只有一个弟弟,名叫潘祖年。因为潘祖荫没有子女,潘祖年曾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过继给了潘祖荫,作为子嗣,可是两个孩子都因病早殇。潘=祖荫逝世后,遗产就由弟弟潘祖年继承。

#p#分页标题#e#  潘祖年赴京料理完后事,把包括大盂鼎、大克鼎在内的众多=文物装船运回家乡——苏州。从此潘祖年接替哥哥潘祖荫担负起保护这些国宝的使命。潘祖荫去世后,潘家在朝廷中没了权势,也少了倚靠,要保护好这些国宝真是困难重重。

  潘祖荫在世时,潘家的收藏就受到不少人觊觎,端方就是其中的一个。端方听说潘家藏有西周宝鼎,曾几次派人到潘家求取铭文拓片,并且还亲自登门,希望潘家能出让宝鼎,结果都被潘祖荫婉言谢绝了。潘祖荫是清朝老臣,德高望重,所以端方不敢轻易妄动。如今潘祖荫去世了,端方认为夺宝的机会来了。

  结果,潘祖年刚把大盂鼎、大克鼎运回苏州,端方就赶到了苏州。此时的他已经升为陆军尚书、直隶总督,大权在握。他不时派人到潘家纠缠,软硬兼施,想把宝鼎据为己有。潘祖年牢记哥哥的嘱托,始终不为端方的威胁利诱所动,并派人昼夜看护宝鼎,以防不测。潘祖年和家人整天提心吊胆,度日如年。

  当时的端方权重一时,他自信宝鼎已是囊中之物,把它们弄到手只是时间问题。但不知是历史的偶然巧合,还是命运早有安排,就在端方自以为宝鼎唾手可得的时候,辛亥革命爆发了,端方率军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结果被起义士兵给杀掉了。

  消息传来,潘家上下兴奋异常,这真是祖宗有灵,天助潘家!最艰难的日子挺过去了,潘祖年也病入膏肓,而接替他担任收藏任务的是年仅19岁的孙媳妇潘达于。

  大克鼎铭文

  

 

 

  长期以来,潘家一直被继承人问题所困扰。潘祖荫没有子女,潘祖年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过继给哥哥潘祖荫,作为子嗣,可是两个孩子都因病早殇。潘袓年又过继潘族后代中的潘承镜为孙。潘达于18岁时嫁给潘承镜,成为潘祖年的孙媳妇。谁料想,潘达于嫁到潘家才三个月,丈夫潘承镜就撒手人寰,家里只剩下年老体弱的潘祖年夫妇和新婚就丧夫的潘达于,潘家大院冷清萧条。不过,当时潘祖年尚在,家里还有主心骨。到第二年开春,潘祖年也过世了,潘达于只得临危受命担负起保护大盂鼎、大克鼎等国宝文物的历史重任。

  潘达于原本姓丁,嫁到潘家后改姓潘。此后潘达于就带着过继的一对儿女,孤儿寡母,在深宅大院里守护着一大堆文物,冷冷清清地过着日子。潘达于没有多少文化,只粗识一些文字,可是,她深知这些文物的价值,牢记潘祖年临终前的嘱托:这些珍贵文物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保管,传给子孙后代。

  潘家收藏大盂鼎、大克鼎的事并不是什么秘密。潘祖年去世后,不少人找到潘达于,提出各种优惠条件要求购买大盂鼎和大克鼎。20世纪20年代,一个美国人专程来到苏州,要用600两黄金外加一幢洋房交换宝鼎,被潘达于断然拒绝。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寇节节进逼,苏州城危在旦夕。为了防备珍藏的青铜器出现不测,潘达于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果敢的决定,请可靠的摄影师把珍藏的所有青铜器逐个拍照,留存底片,然后把青铜器等文物分别秘密掩藏。

  几经选择,潘达于决定把大盂鼎、大克鼎等青铜器埋在自己居住的庭院里。她和姐夫潘博山以及家里的两个木匠秘密挖掘了一个深五六尺的长方形大坑,先放进大木箱,再把大盂鼎、大克鼎成对角装进木箱,空当的地方塞进一些小件的青铜器和金银物件,随后盖好箱盖,填平泥土,按照原样铺好方砖,不留丝毫痕迹。刚刚掩藏好文物,日本侵略者就占领了苏州。日军司令松井得知潘家珍藏着文物,垂涎三尺,派兵去潘宅一遍遍搜查,由于掩埋得隐蔽巧妙,日寇挖地三尺也没有找到宝物,大盂鼎、大克鼎等国宝躲过了这场劫难。

  日寇占领期间,社会动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潘家的看门人也曾经动过掘宝出售的念头。但他知道大盂鼎、大克鼎的珍贵价值,没敢透露掩藏的秘密,只是盗掘了一些小件文物卖给古董商人,宝鼎得以幸免于难。

  到了1944年,埋在地下的木箱腐烂,地面塌陷。潘达于和儿子家懋以及几个叔伯兄弟秘密挖开大坑,把大盂鼎、大克鼎重新掩埋。然后,他们把埋藏青铜器的房间门窗钉死,既不住人也不走人,保存地点更加隐蔽。就这样,大盂鼎、大克鼎躲过一次次劫难,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1949年5月,苏州、上海相继解放,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同年8 月,上海市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保护文物的法令和政策。经历了几十年的坎坷,潘达于认识到,单凭她一家人的力量,根本无力保护好这两只宝鼎,只有交给人民政府才能妥善保护好它们。在征得了家人的同意后,1951年7月6日,潘达于主动写信给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要求捐献大盂鼎、大克鼎。信中说:

  谨启者,先祖舅伯寅公当逊清光绪间,学尊公羊,启新民之初轫,网罗金石,创考古之先河。遗箧彝器有盂克二鼎,为举世所称重。公逝世后,保存迄逾六十年,中间虽满清两江总督端方一再威胁利诱,坚拒未为豪夺。达于旅沪日久,所有器物均寄存同族寓庐。迨八一三之役,日寇陷苏,屡经指点搜索,幸早复壁妥藏,未罹洪劫,而宅中什物掠夺殆尽矣。窃念盂克二大鼎为具有全国性之重要文物,亟宜贮藏得所,克保永久。近悉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正积极筹备大规模之博物馆,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发扬新爱国主义教育,惟是上海为华东重要地区,全国人民往来辐辏,诚愿将两大鼎呈献大部,并请转交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筹备之博物馆珍藏展览,俾全国性之文物得于全国重要区域内,供广大观众之观瞻及研究,藉以彰先人津逮来学之初衷。#p#分页标题#e#

  在潘达于家人的陪同下,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把大盂鼎、大克鼎从苏州运到上海。

  1951年10月9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举行隆重的潘氏捐献盂克两鼎授奖典礼,向潘达于颁发了文化部褒奖状。褒奖状写道:“潘达于先生家藏周代盂鼎、克鼎,为祖国历史名器,60年来迭经战火,保存无恙,今举以捐献政府,公诸人民,其爱护民族文化遗产及发扬新爱国主义之精神,至堪嘉尚,特予褒扬。”同时,国家还奖励潘达于2000万元(相当于现在的2000元)。她把这笔钱全部捐献出来,用于抗美援朝。

  献鼎之后,潘达于又在50至60年代分批向国家捐献了600多件珍贵文物,例如弘仁的《山水卷》、倪元璐的《山水花卉册》、沈周的《西湖名胜图册》等等,这些文物如今大多都保存在上海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

  1952年,大盂鼎、大克鼎被上海市博物馆收藏并在那里展出。1959年,为了支援即将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新馆(今天的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将大盂鼎调拨给中国历史博物馆。从此,大盂鼎、大克鼎“劳燕分飞”,分别珍藏在北京和上海。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一晃又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潘达于老人迎来了百岁诞辰。2005年2月28日,上海市博物馆人声鼎沸,盛况空前,由上海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百岁寿星潘达于捐赠大盂鼎大克鼎回顾特展”在这里隆重举行。1959年调往北京的大盂鼎,也被从北京请了回来,和大克鼎一起展出。这对分别五十载的“兄弟”再一次聚首了。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人民用这种方式祝贺潘达于百岁生日,衷心感谢她的爱国之举,祝愿她老人家健康长寿。

  潘达于老人坐着轮椅,兴致勃勃地来到上海博物馆参加开幕式。刚刚进人上海博物馆大厅,她就迫不及待地对前来迎候她的上海博物馆顾副馆长说:“我现在就想看看大盂鼎、大克鼎。”

  老人看到久别的大盂鼎、大克鼎,就如同见到了亲人,从轮椅上走下来,围着两件国宝转了一圈,一边仔细观看,一边喃喃自语:“没变,一点没变,实在是太好了。摆在这里比在家里时强多了。”在一边陪伴的顾副馆长风趣地说:“潘老这是在看出嫁的‘女儿’啊! ”馆内顿时响起了一片温馨的笑声。

  如今,潘达于老人和女儿居住在一套极其普通的居室里,她把价值连城的文物都捐献给了国家,自己和家人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她看上去“一无所有”,然而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普通而不平凡的伟大女性——潘达于。

  让人肃然起敬的潘达于老人

    相关文章